Interview@Impact100 何順文 - 君子校長
2015-02-27 12:00 am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了30多年,從教書的學者到行政管理,到今天致力推動高等教育的領導,他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實踐自己的理念。
「我是一位直言無諱的抗叛者,對某些事有自己的堅持。在這所學校我能做我想做的事。」
工作價值不在於收入
生於基層家庭,小時在公屋長大,何順文卻從不追求物質生活。以前想唸社工系,中學時已做社區導師,後來獨闖到美國升學並做過不少勞動兼職。因文化和語言的關係選讀了管理學副修心理學,最後還做了商學院的院長。雖然沒有成爲社工,卻無損他對社會的關愛。
「我對名利成就看得很淡,只需要平凡簡樸的生活,也絕少作金融投資。但我不甘於只做自己的事,希望以微小的力量去改變社區。人要懂得關心別人,也要懂得開放自己讓別人關心,釋放自己,跟人建立互動的關係。如果我們缺少了這個感覺就很糟糕。」
中學時期,他與一班互相鼓勵扶持的同學,經常討論社會問題,對他一生有很大影響。
他每次轉工,從來不過問薪酬,更加不會討價還價;也從不主動爭取升職機會,一切基於對人的信任。
「如果上司給你十個任務,你便去盡力做好十二個任務,世界是公平的。」
他的事業發展很平穩,人生也沒有甚麼大起大跌,皆因時常保持正面的心態,默默耕耘,從不怨天由人。
他認爲現在自由市場發展很不平衡,社會變得很功利,欠缺人文關懷,太追求短線名利,少談共羸,長遠不能持續發展,這在幾次的金融風暴中都暴露了問題。
「社會對成功與競爭的看法偏差了,物質雖然豐富了,但人際關係與快樂和諧卻差了,社會慢慢走錯方向,很多紛爭。世界現在是過度生產與消費,我主張簡樸平實的人文生活,從自己做起。」
他本身是位會計師,本來可以賺取很好的收入,可是他選擇了意志自由,不爲工作妥協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工作最重要的是產生價值,那價值不一定是錢,可以是一種感覺,或令世界更美好。很多人於工作中拿到好的收入,卻找不到真實滿足感。這樣的工作,產生的價值是虛擬的。」
以顧客爲本賺取利潤
做學術研究之餘,何順文覺得最重要是如何回歸人文社會,如何用博雅教育的精神去開放年青人的思維,帶領他們批判社會價值和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人的社會不需要很複雜,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可以像村莊內農民的生活一樣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後把最好的農作物跟人分享,村內不需要什麼規條。做喜歡做的事,跟別人分享,就是快樂之源。社會發展越複雜,出路卻越模糊,因為花了太多精力和時間去競爭和賺快錢。」
他很反對企業用公司股權獎勵高管,這只會鼓勵員工更貪婪和分心,本末倒置,忘了企業最重要的是爲顧客和社會創造價值。當顧客的需求被滿足,盈利自然會升。他認爲企業要回到根本,爲顧客生產真實的價值,而非以公司股價爲本。只要做好本分,公司自然能賺錢。
如何去實踐和推廣這個理念?
在社會的層面上,他透過課程設計、教學、公開講座、寫作,展示案例,去教育學生、大眾和影響企業。在個人的層面上,他以身作則,關注環保,注重人文關懷和博雅精神。
「每次跟學生的接觸都是一個思想交流機會,你跟他的對話可能會改變他一生的價值觀。雖然有時跟工商界的朋友講這些會有點格格不入,但我還是會跟他們分享。」
上圖:恒生管理學院校已舉辦了四屆的君子企業調查,根據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及其五德「仁、義、禮、智、信」概念設計問卷,評選出香港市民心目中符合商業道德價值準則、有公信力的企業。
社會問題是商機
何順文認爲,每一間牟利企業都應該製造社會效益,因爲社會效益能使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不會妥協利潤,因爲很多社會問題本身都是商機。
「社企只是一個短暫過度的模式,社企的存在,只因主流企業未發揮到社會效益。任何企業都應該以社會效益爲核心業務, 有社會價值的東西才可以持續,那時侯就不用太多社企的存在。」但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理想。
他積極去改變主流企業,鼓勵他們同時製造利潤和社會效益,以解決社會需求爲本,利潤才能最大化。
「主流企業如果能創新,抓住市場優勢 ,創新慢慢變成行規,便能改變整個行業生態和公民社會的質素,不需要政府立法干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主流企業是最大的經濟體,不應只停留於CSR做捐獻慈善 。股東不一定同意捐獻給慈善機構,因爲始終會影響利潤,但如果業務能爲社會增值而同時賺錢,全世界都會鼓掌。」
他認爲每間企業都應該有至少一個社會創新的項目,同時謀利和解決社會問題。香港主流企業需要更多創新去影響生態、行規和制度。
何校長的理念也透過恒管展現出來。學校注重可持續性、企業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等範籌。恒管看來平實的校舍新建大樓最近就獲得高教界的首個環保建築白金大獎。新大樓的傢俬和內牆裝飾大部份是竹造的,除了達到最高的環保標準外,竹更是一個君子象徵。
「竹的節氣、堅毅、正直、生命力,是學校追求的價值。我們嚮往成爲一所 ‘君子大學’。」
上圖:校長室內竹造的書櫃。竹生長速度快,且堅硬耐用,比起傳統木造傢俬更符合環保原則。但因爲生產還未普及,現在竹造傢俬的成本還是很高。
上圖:恒管全港首辦竹單車工作坊及試駕活動,向學生推廣節能及環保永續的生活方式。
何順文小檔案
- 現任恒生管理學院校長
- 曾任澳門大學副校長(學術)
- 曾任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中大公司管治與會計披露研究中心主任
- 曾任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浸大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香港社會創業論壇創會成員
- 曾獲美國亞斯平學院學界先鋒獎
-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工商管理學學士
- 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資訊系統學碩士
- 英國百蘭福特大學會計與財務學哲學博士
連絡何順文
(文:林雪瑩)
個人資料

Impact 100
Impact100 是一個為推動香港社會企業發展而設的互動平台,目的是讓一班致力推動社會創新及社會改革者互相認識、學習、和支援,從而擴大他們的影響力 。 Impact100的召集人為謝家駒博士,項目由仁人學社和PMM Media 共同參予製作。
最近的文章
程子俊-重塑資本主義概念 盧子健:願中國成為公民社會 姚子樑—辦社企不是一個社會企業家的事 Daniel Epstein人心中的巨人 黃永隆 -簡單綠 ,負全責Archives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二零一五年十月 二零一五年九月 二零一五年七月 二零一五年六月 二零一五年五月 二零一五年四月 二零一五年三月 二零一五年二月 二零一五年一月- IMPACT 100 – 生命影響生命
- 溫麗友:不怕死老鼠的CEO
- 社企如何籌集資金?
- 黃永:做社企最緊要型!
- 文灼非:灼見非凡的傳媒人
- 社會企業:2014年台灣經濟新亮點
- 認識公平棧後的兩個提示
- 梁佩鳳:食,也是一場社會運動
- 葉蓁蓁: 不平凡的平常心
- 無障礙卡拉OK三小時內改變「宅男伯伯」
- 劉冼靜儀: 社創小女人
- powerpoint分享-香港10家社會企業
- TedCity2.0: Elderly Transportation Designed for Dignity
- 朱閩:首席娛樂官
- 蔡美碧-展覽女強人的社企夢
- 讓社企精神佔據中環
- 香港社企的發展與展望
- 師法自然
- James Boon: 若想改變世界 永不說「太忙」
- 梁淑儀:性格做就第二事業
- 楊建霞: 銀行家創社企路
- 社企合作精神
- 阮文韜:人性的戰役
- 夢想的威力 - <香港:亞洲社企之都>
- 阮耀啟 -「共享」會計師
- Nov5-6 <大師班> - 為`香港百仁’上寶貴的一課
- 張凌瀚 - 小點子,大夢想
- 回應:《亞洲社企之都》
- 社會投資回報
- 夢想的威力: 來自台灣的回應
- 許曉暉 -棄商從政成為社會的醫生
- 舊衣回收商機
- 你為什麼要離開?
- 蔡明都︰沒有人做的我就去做
- <精益創業>對香港百仁的啟示
- 社企 M&A
- 社會影響評估要回答的九個問題
- 我對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的感想
- 邀請你成為社會天使
- Takeaways from the Skoll World Forum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 Impact 100的班底介紹
- 乘著變革之風 在大企業中改變世界
- <半邊天>的革命
- 謝家駒:我再不是「井底之蛙」